10月24日,成都举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眼下,正是冲刺全年任务的关键期。成都为何提出“立园满园”行动?在成都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寰看来,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德赢官方app,的重要引擎,要担当起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这项行动,既体现了成都做大做强园区经济的决心德赢官方app德赢官方app,,,也是成都市作为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元超大城市在推动产业升级、壮大新动能上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刻的用意。
今年9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城市功能,明确了成都市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从实际来看,成都市具有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紧迫性。”黄寰提到一组数据,长期以来成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都低于30%,较同类型城市而言较低。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已于日前出炉,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低于全国5.8%的平均水平。黄寰表示,成都提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正是以制造业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充分发挥园区承载攻坚作用,夯实先进制造业“基本盘”。“这对于推动发展要素资源集聚,打造招商引资、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加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市产业园区发展不断加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但当前不少产业园区面临着产业布局重叠、功能定位模糊、特色优势不显等问题。此次会议以后,成都提出优化整合构建“3+22+N”园区发展体系,即是从战略上对全市产业园区在空间体系和主导功能上作明确划分。在黄寰看来,当前各个园区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明确自身特色和发展目标,避免同质化、低效化乃至恶性竞争。大会过后已经见行动。成都高新区正推进产业、科技、服务“三维赋能”,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面积7.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都成华经济开发区依托成都机器人产业园、成都智慧能源产业园,构建起了“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未来,该园区将全力构建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齐聚。
发展产业,为何要紧盯园区?黄寰提到,随着产业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单纯以量的提升和空间的拓展对产业经济发展贡献的边际效应逐渐降低,与此同时,产业集群所展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因此,他认为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黄寰认为,产业园区要从突出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出发,重点把握企业培育和园区运营,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功能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能级和竞争力;聚焦特色产业方向,提升产业特色化和品牌化,布局和发展先导产业、重点产业、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仅仅是空间载体、政策及资金等支持已不能满足产业园区的发展需求。园区要根据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形成规模可观、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推动绿色发展和智能化转型是未来的重要方向。此外,还要更加注重服务化和平台化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东中部地区城市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一些园区通过持续的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形成了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结合成都实际,黄寰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挖潜力、育主体、提能力、增活力”方面的经验做法,探索更加集约高效的内生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实现立园满园,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积极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将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作为园区提升的切入点,遴选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创新能力高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方位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带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二是搭建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建好面向产业园区的科创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产业链供应链信息、行业发展前沿以及技术咨询、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资源,打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供需对接线上通道。支持大企业平台化,鼓励大企业深化内外协同开放创新,支持与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等建设创新联合体等协同创德赢官方app,新平台,加强前沿技术储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三是强化专项政策支撑。整合现有各级各类支持性政策,健全存量企业“挖掘—培育—服务”机制,逐步形成面向不同梯度企业,覆盖财政、金融、人才、产业、创新、项目,目标合理、重点明确、相互支撑的政策支持体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